垄断,是会官方网站一个很可怕的九游娱乐名词,无论是政治垄断、新闻媒体垄断,还是行业经济垄断,对于人类社会从未有过好的结果。1890年,美国国会通过世界第一部《反托拉斯法》,这是以“自由市场”为信仰的美国,正式授权联邦政府控制、干预经济的法案。该法规定: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,联合操纵市场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,均属违法,旨在垄断或试图垄断商业和贸易的行为,都是犯罪。
亨利·C·西蒙斯说:“长期反对商业经济的垄断之后,政府突然支持和促进广泛存在的劳动力市场垄断——工会。民主政体不能容忍它的存在,但又不能去控制它的同时不去摧毁它,也不能摧毁它的同时又不会危机到民主政体本身。”(论文名为《汉森论财政政策》,收录于其《一个自由社会的经济政策》)
西蒙斯的思想根植于古典自由主义,强调个人或者市场“自由”是基本价值观,然后在自由的基础之上才是去寻找公平,否则社会将陷入无休止的动乱斗争之中。他的经济观念与凯恩斯有相近之处,就是政治干预市场经济是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,绝不能把政府经济调控当作日常生活。政府有其重要作用,但必须提供的服务是社会私人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服务,并通过再分配产生更大的公平。政府干预经济,必然是其政治权力的扩大化,权力若无休止的生长,必然产生腐败和权钱交易。
工会,和社会主义一样,诞生于欧洲。当时的欧洲社会,是一个标准的金字塔结构,贫富鲜明,社会割裂严重,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底层,没有地位、没有权力、没有尊严,只有贫穷。在工会诞生之初,很长的时间内都属于非法,欧洲当局对非法成立的工会处以酷刑。尽管如此,人们依旧在坚强的维护者自身的权益,并通过抗争逐步获得政治权利,让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,从权贵的民主演变成今天公民的民主。随后,工会组织合法化,并催生了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各国劳工法或工会法的诞生。当工会的力量壮大到影响政治的时候,资本主义国家也逐步开始向福利社会转变。
如果没有发达国家工会的力量,就不会有今天的“中国制造”。冷战的灭亡,是一个时代的分界线。在冷战灭亡之前,全球资本的流动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,苏联的大国地位是建立在国土面积、丰富资源和强迫工人劳动作为基础,其优势制造业仅限于极个别的重工业,其制造业综合实力难以抗衡欧美。并且苏联类似早期欧洲社会的金字塔结构,普通民众极度贫困,其分配制度也造成难以通过消费来刺激制造业发展。
冷战结束后,真正意义的“全球化”开始。许多国家的政府走出意识形态的泥潭,把精力开始转向经济,而要发展经济,首先就是发展可以吸纳更多普通劳动力的制造业(引进外资制造业或者激活旧体制时留下的制造业)。面对竞争者的进入,自身的优势也开始消退,而工会的力量依旧在继续壮大,成本不断增加,并且不断出现的罢工对于其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,中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开始,同时智能制造和无人制造也开始出现萌芽。
中国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,就是垄断,这种垄断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,就像一把双刃剑,前期斩破荆棘,而自伤的副作用后期才能显现。在经济领域,持续争论不休的核心依旧在于:创造物质生活的究竟是企业还是工人?工人拥有选票,通过劳动让机器运转产出价值,所以政治家和企业CEO需要倾听他们的呼声;企业缴纳更多的维持政府运营的税收,增加就业,创造经济价值,若企业破产了,就没有了就业、工资、GDP、税收,一切都没有了。这就像“鸡与蛋”的理论,需要找出一个平衡点,实在太过困难。
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通过数百年的发展,除了中小企业是个人或者家族处在绝对的控制外,大型企业一般都具有了社会的属性。大型企业已经不是马克思写《资本论》时期的贪婪的资本家控制操纵,它们的股东已经是各个阶层、职业的人,股东行使权力委托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,为股东服务去创造利益。并且企业也拥有了自身的文化理念和社会责任(包括员工福利、环境污染等问题),相互协调。
工会的产生,争取的主要是劳动权益,而衡量劳动价值的肯定不是自己、工会、政府,而是企业,并且不止一家企业。如何让工人清晰自身的价值,就需要市场为其提供的流动性,在自由选择中择优而取。从很多国家经济制度的教训中可以看到,缺少劳动力流动性的地方,人们生活往往更加贫困,并且逐渐慵懒,经济运行的效率也在降低。
冷战的灭亡,至今已二十年有余,在此期间,欧美国家的民主、法治、政制不断地改良进步,工会的力量也继续生长,国家政策依然在向工会(占据绝大多数选票)这边倾斜,直到特朗普当选后,才重新开始反思过去政策的弊端,将政策开始向企业倾斜。不仅仅是美国,还有日本、法国、英国……,现任的政府都在宣传着改革之一的口号——劳动力市场改革。政府意识到经济领域受到新兴国家的竞争,并侵食着曾经带给他们财富的利益。
中国在冷战结束后至今,和欧美国家政策倾斜正好相反。过去,政策的重心一直是经济、投资、企业,而忽略了大众的利益诉求;现在,国家政策,也开始转向,更多开始思考“人”的问题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11条评论
动性,在自由选择中择优而取。从很多国家经济制度的教训中可以看到,缺少劳动力流动性的地方,人们生活往往更加贫困,并且逐渐慵懒,经济运行的效率也在降低。 冷战的灭亡,至今已二十年有余,在此期间,欧美国家的民主、法治、政制不断地改良进步,工会的力量也继续生长
非法,欧洲当局对非法成立的工会处以酷刑。尽管如此,人们依旧在坚强的维护者自身的权益,并通过抗争逐步获得政治权利,让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,从权贵的民主演变成今天公民的民主。随后,工会组织合法化,并催生了各国劳工法或工会法的诞生。当工会的力量壮大到影响政治的
就像一把双刃剑,前期斩破荆棘,而自伤的副作用后期才能显现。在经济领域,持续争论不休的核心依旧在于:创造物质生活的究竟是企业还是工人?工人拥有选票,通过劳动让机器运转产出价值,所以政治家和企业CEO需要倾听他们的呼声;企业缴纳更多的维持政府运营的税收,增加就业,创造经济价值,若企业破产了,就没有了就业
球化”开始。许多国家的政府走出意识形态的泥潭,把精力开始转向经济,而要发展经济,首先就是发展可以吸纳更多普通劳动力的制造业(引进外资制造业或者激活旧体制时留下的制造业)。面对竞争者的进入,自身的优
同时又不会危机到民主政体本身。”(论文名为《汉森论财政政策》,收录于其《一个自由社会的经济政策》)西蒙斯的思想根植于古典自由主义,强调个人或者市场“自由”是基本价值观,然后在自由的基础之上才是去寻找公平,否则社会将陷入无休止的动乱斗争之中。他的经济观念与凯恩斯有相近
平,否则社会将陷入无休止的动乱斗争之中。他的经济观念与凯恩斯有相近之处,就是政治干预市场经济是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,绝不能把政府经济调控当作日常生活。政府有其重要作用,但必须提供的服务是社会私人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服务,并通过再分配产生更大的公平。
重要作用,但必须提供的服务是社会私人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服务,并通过再分配产生更大的公平。政府干预经济,必然是其政治权力的扩大化,权力若无休止的生长,必然产生腐败和权钱交易。 工会,和社会主义一样,诞生于欧洲。当时的欧洲社
一样,诞生于欧洲。当时的欧洲社会,是一个标准的金字塔结构,贫富鲜明,社会割裂严重,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底层,没有地位、没有权力、没有尊严,只有贫穷。在工会诞生之初,很长的时间内都属于
战灭亡之前,全球资本的流动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,苏联的大国地位是建立在国土面积、丰富资源和强迫工人劳动作为基础,其优势制造业仅限于极个别的重工业,其制造业综合实力难以抗衡欧美。并且苏联类似早期欧洲社会的金字塔结构,普通民众极度贫困,
东已经是各个阶层、职业的人,股东行使权力委托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,为股东服务去创造利益。并且企业也拥有了自身的文化理念和社会责任(包括员工福利、环境污染等问题),相互协调。 工会的产生,争取的主要是劳动权益,而衡量劳动价值的肯定不是自己、工会、政府
欧洲。当时的欧洲社会,是一个标准的金字塔结构,贫富鲜明,社会割裂严重,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底层,没有地位、没有权力、没有尊严,只有贫穷。在工会诞生之初,很长的时间内都属于非法,欧洲当局